3.除關鍵部位優先布設測點外,在系統性的基礎上均勻布設監測點;結合施工實際確定測試方法、監測元件的種類、監測點的保護措施;調整監測點的布設位置,盡量減少對施工質量的影響;結合施工實際確定測試頻率。
四、監測方法與原理,觀測精度
1.周邊環境監測。沉降監測主要采用精密水準測量,測量的范圍宜從基坑邊線起到開挖深度約2~3倍的距離。水準儀采用(WILD)N3精密水準儀或者S1精密水準儀,并配用銦鋼水準尺。監測過程中應使用固定的儀器和水準尺,監測人員也應相對固定。
2.基準點設置:基準點設置以保證其穩定可靠為原則,在監測基坑的四周適當的位置,必須埋設3個沉降監測基準點,且必須設置在基坑開挖影響范圍之外?;鶞庶c應埋設在基巖或原狀土層上,亦可設置在沉降穩定的建筑物或構筑物基礎上。
在基坑開挖和施工降水過程中,常引起周圍地面的下沉,從而造成建筑物的沉降,為此,在基坑施工期間必須對基坑周圍的建筑物進行監測。監測范圍以2倍基坑開挖深度為宜,在此范圍內的每一棟建筑物需布設適當的監測點。原則上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沉降點為準。監測點的位置一般在建筑物的四角、大轉角和建筑物伸縮處,靠近施工現場方向多布點,遠離施工現場方向兼顧布點,對跨度較大、基礎較弱的建筑物適當加密。
將鼓形測釘打入或埋入建筑物靠近地面的結構體內,露出結構體3-5cm,側點頭部凸球形。測點與建筑物之間不允許松動。
采用高精度水準儀觀測高程變化情況(觀測方法與地面沉降彤),從而了解被保護建筑物的沉降變化,是否會產生因基坑施工造成周圍建筑物產生沉降,傾斜或開裂的不均勻沉降。
3.監測頻率:基坑開挖前觀測初始值,在基坑開挖及底板澆鑄期間每日監測一次,至主體完工停止監測。
五、文明施工保證措施
由項目經理全面負責施工現場的文明施工工作,以實現文明工地的目標。主要采取以下措施:
1.對每位項目部人員進行文明施工教育。
2.做好與其他承包人之間的協調工作,盡量減少施工干擾,減少相互之間的矛盾。
3.服從現場監理工程師的協調。
4.搞好生活衛生和周圍環境衛生。
5.施工現場材料、設備堆放整齊。
6.禮貌用語,處好與周圍工作人員的關系,營造一個團結文明的工作環境。
六、環境保護
1.遵守環境保護的法律、法規和規章。遵守國家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、法規和規章,做好施工區的環境保護工作,防止由于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區附近地區的環境污染和破壞。
2.環境污染的治理。
2.1按國家和地方有關環境保**規和規章的規定控制施工的噪聲、粉塵和有毒氣體,保障工人的勞動衛生條件。
2.2保護施工區和生活區的環境衛生,應定時清除垃圾,并將其運至批準的地點掩埋或焚燒處理。
3.場地清理。除合同另有規定外,在工程完工后的規定期限內,拆除施工臨時設施,清除施工區和生活區及其附近的施工廢棄物。
參考文獻:
[1]《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》(GB50007-2002).
[2]《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》(JGJ120-99).
[3]《建筑變形測量規范》(JGJ8-2007).
[4]《國家一、二等水準測量規范》(GB/T12897-2006).